1666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将太阳光通过圆孔射到置于暗室中的三棱镜上,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彩色圆象。他在另一个实验中把分离的彩色圆象再通过同样的三棱镜,将它又重新组合成“白光”。牛顿的这个实验建立了光谱学的实验基础。便携光谱仪
1802 年沃拉斯顿利用狭缝代替了牛顿分光装置中的圆孔,使光谱仪器的分辨率急速提高。1859 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是世界上首台实用的光谱仪器。从牛顿到克希霍夫和本生共经历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现代光谱仪器的基础。便携光谱仪
常见的光谱仪光学系统有李特洛系统、艾伯特-法斯梯光学系统、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学系统等。其中切尼-特纳光学系统广泛使用在便携式光谱仪中。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学系统分为两种结构类型:对称式和交叉式。便携光谱仪
对于便携式光纤光谱仪来说,其内部器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器件的类型与性能对光谱仪的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
谱仪是一种用于对入射光成分进行测定的测量仪器,不仅要对入射光进行的色散成像,而且还应该知道所测试信号对应的波长数值,因此所有的光谱检测仪器必须进行波长定标。便携光谱仪
其中准直镜和成像镜的入射角对系统光谱分辨率影响非常大;准直镜与狭缝之间的距离对光谱分辨率有比较小的影响;准直镜和光栅之间的距离对光谱分辨率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整体结构有影响;光栅和成像镜之间距离对光谱分辨率的影响较大;另外,线阵 CCD 的位置准确度非常重要。便携光谱仪
近代,微光学、微电子学、微机械学结合,产生了一类新的微光机电系统(MOEMS),该系统集合了光、机、电、磁、传感等技术。随着M0EMS技术的成熟,光谱仪也在向着微型、轻便、高速高灵敏、高信噪比、低杂散光、低成本的方向迅速发展。便携式光谱仪被应用于农业、天文、汽车、生物、化学、锻膜、色度计量、环境检测、薄膜工业、食品、半导体工业、成分检测、薄膜厚度测量、LED测量、发射光谱测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颜色测量等领域.便携光谱仪
尽管传统的非制冷型光纤光谱仪有着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测量便捷等诸多优势,但是随着拉曼光谱检测等微弱光信号检测方法的兴起,传统的非制冷型光纤光谱仪已经无法满足测量需求,便携式制冷型光谱仪基于系统元件的微型化和结构微型化呈现不断变小的趋势,在体积上比大型光谱仪小很多,携带方便,价格较低,而且弥补了传统便携式光谱仪信噪比差,灵敏度底的特点,所W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便携光谱仪的景颐光电于2025/4/2 23:02:1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lishui.mf1288.com/gzjygd-2853082154.html